技术百科

什么是隔震砖?(村镇民居简易隔震支座)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 级特大地震,倒塌房屋536.25万间,超过9成为村镇民居建筑;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 级地震,州府所在地九成房屋倒塌;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地震造成房屋倒塌5.6万余间,严重损房14.7万余间,一般损房71.8万余间。历次地震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镇民居建筑损坏严重,主要原因是村镇民居建筑的单体规模小、就地取材、造价低、砂浆强度低、无专业设计,由当地建筑工匠按传统习惯进行施工建造,甚至有些村镇民居建筑没有明确的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较差。

建筑隔震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抗震新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机场航站楼、多层高层住宅建筑中。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中,采用隔震设计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地震中基本完好无损,震后正常使用,表明建筑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农村自建房用的隔震砖就是简化版的隔震支座,它有很好的抗震性能且价格相对实惠,施工相对方便,希望通过震安的努力,让更多的“家”受到减隔震技术的保护。目前震安科技在北京延庆、云南昆明、云南墨江都做了相关的农村隔震项目, 其中云南墨江是全国第一个灾后重建大规模使用农村隔震技术的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

产品简介
简易隔震支座由经典隔震橡胶支座改良形成,专门为村镇低矮建筑设计。由一层骨架钢板一层功能橡胶叠层而成,钢板提供竖向承载力,橡胶保证隔震支座水平是柔性的。保护橡胶为内部功能橡胶提供防老化等保护。

工作原理
在建筑物的底部位置放置隔震橡胶支座,形成隔震层,当地震来临时,下部基础的振动能量先传递给隔震橡胶支座,利用隔震橡胶支座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特点,有效的避免或减少地震带来的震动能量向上部的传输,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及上部结构附属物的安全。

典型项目
赤鹫镇易地扶贫搬迁民居隔震工程、北京延庆区民居隔震工程、墨江地震恢复重建隔震民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