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19-08
国内主要减隔震标准
给大家列举了减隔震技术所涉及的到主要标准(仅供学习或者交流使用)
06
2019-08
国内减隔震主要推广政策
给大家列举了各地减隔震相关的到主要政策(仅供学习或者交流使用)
13
2019-08
减隔震技术原理
减隔震技术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抗震新技术
14
2021-10
传统、减震、隔震三种技术抗震安全性大比拼(超炫3D动画演示)
众所周知,地震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其造成人员伤亡超过了其他所有自然灾害的总和。 传统建筑抗震理念是硬碰硬,地震来临时首先保证楼不倒,以实现结构安全为主,再顺便实现其他的保护——如:人员可以在收到地震预警后,第一时间通过(蹲下-掩护-把住)标准避险姿势紧急避险,待主震结束后,再根据所学的地震应急流程及时携带应急物品撤离到室外应急避灾场所暂住,直到本次地震的余震都结束,再返回家中收拾“残局”。 而减隔震技术的理念是以柔克刚,在震时同时实现结构、非结构构件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多保护”,形成城市的“安全岛”,实现设防地震时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不中断。
27
2021-10
当代减隔震技术(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发展的阶段
当代减隔震技术(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发展的阶段 1、新概念建立阶段:减震控制概念的建立,包括隔震,消能减震,被动与主动控制等。这是准备阶段。该阶段开始于本世纪70年代。 2、研究阶段: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该阶段起始于本世纪70年代。 3、试点工程阶段:建造第一幢采用某种控制技术的建筑物或结构物,并成功经受地震考验,形成该项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突破点”和“里程碑”。这个阶段既是工程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的“突破点”,也是人们开始从现实应用的角度接受该项技术的“起绐点”,更是该项技术“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志。该阶段起始于本世纪80年代。 4、试点推广阶段:在试点工程之后、开始在某些工程项宫上应用,并完善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总结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把该项技术推向成熟阶段,最后编制相应的设计、施工指导书,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等,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5、推广应用阶段:这是该项技术的“飞跃”阶段。它标志着该项技术已达到真正造福人类的阶段。
25
2022-01
减隔震设计是否需要相应的资质?建筑减震/减振与隔震/隔振设计的相关资质条件是哪些?
从事减隔震设计需要结构专业设计资质。鉴于目前减隔震市场还不成熟,很多设计院虽然具备相应的资质,但是减隔震设计的经验还比较欠缺,所以建议咱们的业主单位可以优先选择有减隔震设计经验的设计院。